据气象分析,14日下午起寒潮影响我市,将有剧烈降温、大风和雨雪天气。降温和冰冻预报: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3~15℃。16~18日气温持续较低,早晨最低气温平原地区-1~-2℃,有薄冰,山区-3~-6℃,有严重冰冻。雨(雪)预报:降雨主要集中在13日白天和14日白天,13日08时至14日20时累计雨量可达10~30毫米。15日起山区转雪,雪量小到中等;下午起随着气温降低,平原有时有小雨夹雪或小雪。16日早晨起雪止。大风预报:大风主要集中在14日下午到15日白天,过程最大阵风平原地区5~7级,山区7~9级。
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轮寒潮防御工作,1月12日晚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邢志宏专门作出批示。1月13日上午,市应急委办公室组织市气象、民政、建设、交通、农业农村、文广旅游、电业等部门及各县(市、区)召开寒潮防御应对会商研判会议,重点分析各领域风险点,强调部署防范应对工作。
一、风险分析
一是本轮降温幅度大,且前期冷暖空气交汇雨雪过程较明显,后期气温较低,高海拔山区积雪和冰冻较严重,对交通旅游出行、能源物资供应、设施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。二是当前正值春运返乡和旅游高峰时期,返乡人员和游客多,部分山区路段有积雪冰冻,能见度低,道路湿滑,交通出行风险较大;三是部分山区供电、通讯线路和设备覆冰覆雪后,影响安全稳定运行,存在局部中断风险;四是农村冬季取暖安全风险较高,人员集聚取暖,容易引发火灾和室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。
二、工作要求
(一)思想上要高度重视。当前正值省“两会”期间,同时,随着春节的临近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,各地返乡客流明显增大,安全防控压力增大。各地要针对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涉及行业部门多、次生衍生灾害链长、对经济社会影响大等特点,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,压实防范应对各环节责任,完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,深入排查风险隐患,强化应急备勤和值班值守,确保岁末年初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平稳有序。
(二)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引导。气象部门要加强低温寒潮、雨雪冰冻、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,及时发布预警和指导性建议。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,及时组织分析研判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防范应对措施。各地和宣传、消防部门要充分利用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等方式,及时广泛发布预警信息,加强取暖用电安全宣传,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,引导社会公众提升安全防范意识。
(三)加强重点领域巡查排查和安全保供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注雨、雪、冻雨、雾、大风等高影响天气叠加导致的路面湿滑、积雪结冰、低能见度等对交通、铁路、航空、航运、景区及供水供电供气等的不利影响。气象、自然资源、水利等部门要根据监测预报预警情况及时“叫应”党政领导和基层责任人,有关基层镇村要加强临灾巡查,一旦发现致灾征兆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人员。公安、交通运输、铁路、民航等部门要指导企业根据高速、国省道、城市道路、山区道路道路结冰、大雾等情况,合理安排调整春运期间客货运班次和线路,同时强化应急运输车辆配置,避免出现车辆和人员大面积滞留情况;做好车站等场所的秩序维护,备足应急物资,重点保障路段提前预置,加强巡查,及时实施交通引导和限速限行等措施。建设部门要指导各地加强裸露供水管道、室外水表和供气管道巡检,做好防冻工作,及时向用户发送安全提示;督促在建工地做好防风防寒准备,特别是值守人员取暖安全。民政部门要做好居无定所、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,备足防寒物资,与公安、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动加强夜间巡查。水利、电力、通信等部门加强各类管网线路、农村供水等户外设施的巡查检修和低温保护工作,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,确保及时处置故障。消防部门要做好取暖安全管控,加强冬季取暖和用电、用气工作安全隐患排查,防范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。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,落实农业大棚加固、农作物防寒防冻防病虫害等工作,并加强农家乐、家庭农场安全检查。文旅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景区安全隐患排查,引导游客安全游玩,高风险区域要视情关停。各地、各有关部门要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放在第一位,确保水、电、燃气和重点物资、鲜活农产品的日常供应。
(四)加强应急准备和值班值守。各地、各有关部门加强融雪除冰、防滑防冻等抢险物资装备储备,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特别是道路抢险、电力抢修、管网抢修等专业应急队伍要加强备勤值守,随时做好救援准备。重点路段、重要区域要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,确保第一时间高效处置突发险情。要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,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、关键岗位 24 小时值班制度,有情况立即报告,突发事件要在30分钟内上报,认真履行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敏感信息报送职责。